第32屆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/女兒命(下)
文字節奏非常快速,第一人稱與自己的父親對話,抑或自己/父親角色巧妙交錯著一人飾二角演出,是符合大眾所認知的性別?或做自己的性/別?不同的世代/角色/情境卻有不同的出口,內心兩個自己的呈現。
跨性別行為實踐所衍生:家庭風波、親友嘲諷、與友人互動、校園的霸凌、跨性別行為實踐的困難、網路上相關跨性別族群的互動......一一有血有肉真實呈現。對於內心的掙扎描寫稍嫌不足,讓非跨性別的大眾走馬看花,觀光團到此一遊,滿足大眾獵奇、偷窺的好奇。
最終主角成嫁娘(依台灣現行法令推測,理應已經接受變性手術且身份變更完成),好似給了圓滿結局,告訴人們男變女跨性人(MTF TG)的最終心願,但如此結局似乎在多元百花齊放的跨性族群中,只是部份人的願望而已,只讓大眾窺得部份跨性別族群,小小可惜。
跨性別議題作品能在大型文學獎中獲青睞得大獎,代表社會緩慢地日漸開放,評審也不是老八股,讓大眾看見跨性別族群更多的面向,哥哥弟弟姊姊妹妹仍須努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